此帐号已被封,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
文章于 2023年2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查看原文
被微信屏蔽
其他

陈志武:金融的布道者

新少数派 2022-08-23




陈志武:金融的布道者

文:网摘  编:李强


他在中国写专栏、出书、演讲,普及现代金融知识,评论热点金融经济事件,不断刷新、荡涤着国人的金融观念,堪称持续时间最久、最高产、令人印象最深刻的金融启蒙者。

 

他与张维迎、吴敬琏等并称为最受企业家推崇的华人经济学家。被《G20国家最具影响力人物报告》评为“中国最具影响力”人物之一。

 

▌“草根青年”的世界级逆袭

 

他生于文革,成长于湖南茶陵的田野、山岭上。父母都是农民,上学时的老师都是本村本镇的,没有人上过大学,老师更给不了启发性教育。

 

1980年代早中期,当张维迎、周其仁等一批青年经济学人冲进庙堂、参与中国经济改革决策咨询时,他才因考上中南矿冶学院,第一次离开了茶陵县老家,来到大城市——长沙。他自己曾讲述道:“在1978年暑假之前,连县城都没有去过。”

 

他用了28年,却获得耶鲁经济学博士学位。先后在美国威斯康星-麦迪逊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任教。35岁晋升为金融学副教授,37岁成了耶鲁大学的终身教授。但,就是在文革时期那样艰苦的环境下,他始终坚持,最后在高等学府的讲坛上站稳了脚步。

 

他就是打动了中国大半个CEO圈,被称为“金融启蒙者”的陈志武教授。能有今天的成就,按照他自己的话说,“我从小基本上是自己管自己。如果父母懂文化,按中国传统方式管我,或许我就不会是今天的我了。” 

 

在陈志武看来,自己的人生很随机、很自由,没有任何人给自己制定计划,自己也没有计划,所有的变动都是兴趣使然。但他一直坚持走自己的路,做自己喜欢的事。


陈志武


在学术研究、特别是社会科学研究方面“没有什么理论是不能被挑战、不能问一个为什么的”。陈志武就是靠着这样的信念,在人生的路上走过了一程又一程,一步步迈向自己的目标。

 

虽然陈志武谦逊的说,他自己没有什么成功可言,但他的奋斗历程、他所走过的“较为平顺”之路,对大家都会有所启迪。他说,自己比较相信非受控制的人生和社会,这样反而能活得更好、更自然,“人生就是各种随机事件的组合。”


▌生子养女不能沦为利益需要

 

陈志武教授不但自己以身作则,宣传常识,对自己女儿的教育更是如此。

 

一般的中国父母都会跟小孩强调“孝顺”,也指望着小孩长大后抚养他们,所谓“养子防老”。许多父母,或说整个中国社会,都以子女是否“孝顺”来评判子女的“好坏”。

 

但在陈志武看来,子女一生幸福应当是父母最大的愿望和指望,长大后做任何事情都应以是否让自己幸福为标准。

而且陈志武给自己和妻子已经买好退休基金、医疗保险、投资基金,甚至也买好长期护理保险。这种保险的意思是如果他们老了不能动、需长期护理,那么,保险公司可以支付这种护理费用。就会有人照顾,也可以去养老院。

 

在陈志武看来,正是因为太爱子女,更不想成为子女们未来职业追求、生活追求的负担,子女们的幸福应当是父母唯一的指望。所以他买各种保险,是为了保障经济上独立,更是保障子女有选择的自由。

 

因为中国儒家强调的“孝顺”,是一种强加的义务,这种义务,淹没子女的自由选择权。这种强制,是因父母自私的利益驱动而至。


陈志武陪女儿参加毕业典礼


太多的人把生子养女看成是一种利益需要、把子女当成养老避险的工具,人的价值、人的生命应该超越利益诉求!

 

陈志武教授认为:真正的孝顺是出于爱的本能,子女们的专业选择、职业追求、生活道路,父母应该尽他们的判断给子女参谋,但是,这些参谋判断完全是基于对子女利益的考虑,而不是基于父母的利益,因为陈志武对他的子女只有爱护,没有他们自己的利益诉求。

 

父母们不应该通过养子来防老,而是给孩子以自由,这就是他们最大的愿望。

 

正如陈志武教授在《给女儿的24堂财富课》中说道:在金融市场出现之前的传统社会里,为了生存,“养子防老”是迫不得已的选择。


可是,到了金融市场已很发达的今天,还要靠“养子防老”,那就过于自私、过于对子女不公平了。因此“养子防老”,生子的行为更是一种不道德的自私!

 

▌金融的布道者

 

作为湖南茶陵的农家子弟,这个学霸的成长史以及对自己的教育,说明经济学可以改变命运。对他来说学经济是一种偶然,但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学对他的思想观念的转变。

 

2002年6月至12月,他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访问,期间上一门“金融经济学”课程。之后,他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也讲过类似的课程。

但很显然,课程反响一般。

 

“几次讲下来,但他意识到,对于金融市场还正处于发展之中的国内一流的学生来说,这些理论不仅很超前,而且与他们的生活与未来就业有很大脱节。”在大众跟前,关于金融的常识,还大多都停留在,勤劳才能致富的阶段。

 

陈志武讲座


这些教学让他思考:怎么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理解、解释金融?如果今天的中国人还不能在众多信贷、保险、投资、养老、理财金融产品中去挑选并找到最理想的投资理财组合,那么,大众如何适应当前的互联网生活、如何规避一辈子中方方面面的风险,做好养老、病残时期的生活安排呢?

 

正如他在《金融的逻辑》一书中提到,金融对穷人更重要。

 

但,过去这么多年,金融更多的是国有企业的贵族俱乐部,只有国有企业和少数非常成功的民营企业可以享受这些资源。

 

现在,借助互联网,民间金融慢慢打开口子,互联网金融对老百姓更重要。对于已经很有钱的个人、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来说,有没有互联网金融,并不影响他们从传统银行、传统金融机构得到的支持。互联网金融最大的受益者还是普通老百姓阶层和小微企业。

 

陈志武以金融透视社会,他始终在追问,到底是什么阻挡了中国市场的健康发展?是什么阻挡了勤劳的中国人创造财富,获得有尊严、有品质的生活?

 

他就是一点一点的在传播常识,虽然被很多人抨击,误解。但他仍孜孜不倦于在中国写专栏、出书、演讲,普及现代金融知识,评论热点金融经济事件,不断刷新、荡涤着国人的金融观念。

 

为此,先知书店诚挚推荐“陈志武作品集”,含陈志武亲笔签名藏书票。


这是一套文明、财富与自由的启蒙书,是人人都能看懂的金融课。其论述高屋建瓴而又深入浅出,改变人们通常对财富的错误认知,可以说,是每一个想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美好生活的中国人的案头必备书。中国大半个CEO圈的人联合推荐。


巴曙松:金融其实不难,也离你很近。学习金融的逻辑,洞察财富的道理,这本书真的很有料。

 

陈志武老师身在香港,疫情期间物流人流不便,本套书附赠的藏书票从运送到签名,足足花了一个月时间,不但具有收藏价值,更兼具了陈老师的一份寄托。签名藏书票数量有限,感兴趣的书友可识别下图二维码,抢先收藏。



▍延伸阅读

刘 瑜:一种可怕的“零和博弈”思维

为何那么多人对富人既向往又憎恨?

谢作诗:富人越富,穷人越不会穷

越是经济陷入最危险的边缘,越需要洞察中国经济的本质

适者生存不是弱肉强食,市场竞争也不是零和博弈

废除市场,等于摧毁文明社会本身

“扩大开放”首先是“对内开放”———以开放看待文明

贫穷,源自对经济的无知;落后,源自对政治的无视

被遗忘的常识:经济决定贫富,政治决定生死

人类到底是越来越文明,还是越来越野蛮了?

陈志武沉寂三年,干了件大事!

陈志武:发展最终的目的就是给人们提供自由选择

陈志武:藏富于民才是文明的基本特征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